投稿指南
来稿应自觉遵守国家有关著作权法律法规,不得侵犯他人版权或其他权利,如果出现问题作者文责自负,而且本刊将依法追究侵权行为给本刊造成的损失责任。本刊对录用稿有修改、删节权。经本刊通知进行修改的稿件或被采用的稿件,作者必须保证本刊的独立发表权。 一、投稿方式: 1、 请从 我刊官网 直接投稿 。 2、 请 从我编辑部编辑的推广链接进入我刊投审稿系统进行投稿。 二、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刊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刊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刊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 5、 投稿人授予我刊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第5条所述之网络是指通过我刊官网。 7、 投稿人委托我刊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北大哲学硕士邓文庆:毕业后出家为僧,父母苦

来源:哲学研究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1-10-2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哲学吗?”这个问题曾在各大论坛上都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我是谁?从哪来?要去哪?”更是哲学中最为经典的三个问题。 生活中必然是需要哲学的,这是拔高我


“我们的生活中需要哲学吗?”这个问题曾在各大论坛上都进行过激烈的讨论,“我是谁?从哪来?要去哪?”更是哲学中最为经典的三个问题。

生活中必然是需要哲学的,这是拔高我们对世界认知的最快办法,但是也有人因为认知过透从而看破红尘,最后选择了出家,有一位不仅自己出了家,还带着父母一同住进寺庙,这人是谁呢?

迷茫之际

这人叫做邓文庆,曾在网络中掀起过不小的风浪,也算是当时一代翘楚中的风云人物。能考进北大的人,在家乡里怎么也得扬眉吐气一把。


但是还未等人看到他肆意的身姿,便听到了他一头扎进哲学这个专业的事情,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时代,这个冷门的专业,让不少亲戚深感浪费可惜,邓文庆读书读疯了吗?

邓文庆从小就比别的孩子更加安静一些,但是也绝不木讷,在学校中很得老师喜爱,原因无他,就是因为邓文庆在学校中的表现确实异常聪明,学习能力强不说,做事还特别积极。

因为不喜欢玩闹,所以他的作业基本上都是在学校中完成,到家之后闲来无事就看看书,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


这样略显“孤僻”的性格,其实让邓文庆的父母操了不少心,总担心这样长期以往,以后交不到朋友,或者在社交方面吃亏。

父母明里暗里和他交流过几次,发现邓文庆不是不善交流,只是不想而已,无奈之下,父母也只好由他去。

“一个人并不孤独,强行融入一个自己不想融入的集体才是孤独”这就是当时邓文庆最大的感情写照。

在邓文庆看来,人之所以会抱团,无非是因为觉得自身情感上有缺憾,所以需要同龄人的陪伴,这是好事,也是人类的本能反应,但是邓文庆觉得再此之前,他还要先足够了解自己。


只有在足够了解自己之后,才知道自己需要的到底是什么,而光是探索自己的这段时间,就已经耗费了他的太多心力。

对于邓文庆来说,人间是最有趣的莫过于“自己”与”书籍”了,在进入高中之后,了解到越来越多的哲学伟人和哲学书籍之后,哲学也勉强进入了他感兴趣的名单。

邓文庆的人生总是淡淡的,就算是步入人人艳羡的北大,邓文庆也并没有表达出多大的欢喜。

正在人们期待着他会选择什么热门行业来施展自己的抱负时,邓文庆飘飘然进入了哲学的大门,想要图个安静。


对哲学萌生兴趣

期初的时候,父母对于他的选择虽然有些诧异,但是也并没有多加干涉,因为从小到大,邓文庆都是一个极有主见的孩子,而他的选择大部分时间都是正确的选择。

进入大学之后,邓文庆接触到的哲学知识基本呈几何式的翻倍,更有不少哲学与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道佛两家文化息息相关,像是从一片森林中冒出来的一条藤蔓,邓文庆顺着这一点苗头一点点的向丛林深处走进。

人生难得一知己,而找寻知己的最快途径,就是加入学校的社团。

在对理论的哲学不断深入了解之后,邓文庆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一些传统文化,从《老子》到《易经》再到各种文化经典读物,基本上邓文庆都有涉及。


而学校为了集结这批热爱读书的同学们,还成立了一个“耕读社”社团,让大家在这里自由畅读,自由探讨。

邓文庆本身就是一个非常热衷读书的人,这个社团简直像是为他量身打造的一般,因为狩猎广,他随便一个观点都能引来无数个经典名章名句,时间一久,不少人都知道在这个社团之中有这样一位大才子。

每一次的社团活动,邓文庆基本不会缺席,从相见的一刻起,大家都是在用各种赋诗唱和。

在我们看来固涩难懂的古汉语,对于他们来说却都赋有其不同的意义,这是他们共同的“梦园”。


或许是因为在社团中的感觉实在太过良好,在邓文庆的眼中,越发的衬托的现实世界实在太俗,也太乱。

虽然他来自红尘,但是在找到自己理想中的乌托邦世界之后,他对于这培育自己的红尘,却生出了一种想要逃离的冲动。

但是这个想法对于当时的他实在太过惊世骇俗,他也不敢声张。直到时间一点点过去,眼看在学校的四年就要走完,邓文庆不得不再次强迫自己面临这个问题。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zonghexinwen/2021/1022/1046.html



上一篇:甘肃省“敦煌哲学”研究取得多项高质量成果
下一篇:曹德旺的30条人生商业哲学:新能源车带来身价暴

哲学研究投稿 | 哲学研究编辑部| 哲学研究版面费 | 哲学研究论文发表 | 哲学研究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哲学研究》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