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学研究》栏目设置[09/01]
- · 《哲学研究》数据库收录[09/01]
- · 《哲学研究》收稿方向[09/01]
- · 《哲学研究》投稿方式[09/01]
- · 《哲学研究》征稿要求[09/01]
- · 《哲学研究》刊物宗旨[09/01]
《世界哲学源流史》中国隋唐时期哲学之六:道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中国隋唐哲学六:道家哲学 中国隋唐时期的道教与佛教一样,也融合了南北不同学派,建立了服务于统一王朝的新道教。司马成真 ( 公元 647 年 -735 年)是南朝陶弘景的第三位弟子,但
在道教中,司马承祯对炼丹、饮食、法术的炼金术并不重视,而是强调道教理论的研究。司马成真以老庄子等道经学说为基础,吸收儒家正气和佛教禅定教义,系统阐述道教修身学说,自称"< /span>如何安静地坐下来忘记"。他认为"心是道的工具"。所以修道的关键在于修心,修心的关键在于静心除恶;只为消除一切对外物的欲望,确保心不在"外在",以便保持内心的安静。他说:"心是全身的主宰,神的主宰,平静产生智慧,运动变得微弱。 "这意味着,"安静"是智慧的源泉, span>"运动"是混淆的根源。他教人们移动并保持安静。具体方法是:"道教之初,要静坐,收心出境,居无定所,一无所有,进入虚无,你的心就和谐了。" ("坐下来忘记理论。接受你的心”)。
为了引导人们到另一个精神世界,他必须首先引导人们准备一种宗教神秘的精神状态。所以求学道者"领心出国",在我心里< /span>" Nothing",任何思想活动都不允许发生,只有这样"< /span>河道"。司马成真主张"收心出国","< /span >安静产生智慧",但它并不完全反对运动,完全与其分离。他说:"如果你保持专注,你仍然有一些东西,它没有任何意义。"这个就是说,如果是和尚,考虑出国(不要任何东西)作为唯一的任务,不要考虑,< span>"持之以恒,持之以恒",我不要别的东西,坚持就行 (hold) 到"定"作为一个思考的对象,这仍然有一个对象(Something) 而不是排除对象。只要有对象(have),主修的目的就达不到。这将"筋疲力尽"、"反对一种疾病"。
他认为应该做到"心与它无关,它必须不动。这是真三昧的基础,以此为定,心与精进,长益轻。以此为经验,才能知恶与正。"< /span>。 (“坐下来忘记理论.接受心脏”)他教人们经常这样做,这样他们就可以什么都顾不上,而且也并非全是轻率。为了达到这种宗教修炼的状态,必须防止三种偏见: 第一种偏见是"盲目判断"< /span> 避免使用极其不自然的方法强迫头脑失去思想,总是切断意识;第二种偏向是断善恶念,不生善念,不生恶念,让心自由飘荡,让心自由动,我对定力感兴趣;第三种偏见是无知沉默寡言,什么都做,认为"wuye" .
司马成祯认为,要想得到应有的回应而不被事物所累,必须"坐忘记"坐下来忘记" span>",< /span>"放松心情"。后来宋代学者程昊提出了"定性"理论,以及司马承祯的理论"定性" span>"坐下来忘记"、"记住你的心span>"很近。程豪教人"质的"也是一种保持人的精神状态平静的状态,一点也不.对某事作出反应,不是对某事作出反应,而是不返回。司马承祯的"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zonghexinwen/2021/0709/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