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哲学研究》栏目设置[09/01]
- · 《哲学研究》数据库收录[09/01]
- · 《哲学研究》收稿方向[09/01]
- · 《哲学研究》投稿方式[09/01]
- · 《哲学研究》征稿要求[09/01]
- · 《哲学研究》刊物宗旨[09/01]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哲学意蕴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我们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从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
一、把美丽中国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目标体现了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性的,我们要按照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
从十九大报告深刻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有规律的,规律是事物在发展过程中蕴涵着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无论是经济发展,还是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必须在探索和遵循规律中进行。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发展必须是遵循经济规律的科学发展,必须是遵循自然规律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是遵循社会规律的包容性发展。在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中,只有积极探索自然规律和自觉地遵循自然规律,才能取得实际成效,否则,会遭到自然规律的惩罚。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一文中深刻地指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了报复。”因此,只有正确认识规律、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现代化建设和建设美丽中国。
二、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原理
美丽中国建设的提出丰富了我国建设强国目标,使富强、民主、文明和美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既相互联系又互相作用。成为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更加明确的目标。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涵是“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
第一,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在基础层面上就是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下的经济建设,将致力于消除经济活动对大自然的稳定与和谐构成的威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问题。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要大力实施生产技术生态化、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等战略,既做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又能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在这一进程中实现新的飞跃,取得双赢的效果。
第二,生态文明建设与政治建设的关系。二者既是因果关系,又是包容关系。政治建设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重要的制度保障。政治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制度的框架,要求生态文明在制度的框架内进行,有什么样的制度框架,就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和人口生产,也就有什么样的环境影响。政治建设着力于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生态文明建设则着力于处理当代人与当代人、当代人与后代人、人类与自然之间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因此,政治建设被生态文明建设所包容。
第三,生态文明建设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文化建设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行动指南和精神的动力。为此,必须树立与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观相吻合的生态文化观念,同时,生态文化观念也丰富了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观,两者相辅相成。生态文化泛指体现和反映人类生存环境状态的各种文化现象。既包括物质层面的生态文化形态,如生态博物馆、绿色建筑等;又包括精神层面的生态文化形态,如生态意识、生态思想、生态良知、生态信仰、生态价值观等;还包括制度层面的生态文化形态,如环保法律制度、绿色食品标准等。
第四,生态文明建设与社会建设是相互支撑的关系。社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保障民生让人们过上满意生活,生态环境质量是最基本的民生,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生态文明建设水平高,作为基本民生需求的环境保护好,人民就满意,人民参与度就高,包括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事务在内的社会管理的程度高,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就高。生态文明建设还要求将生态文明理念、原则注入到社会建设之中,通过二者的融合来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发展绿色生活方式,推行绿色消费,实现天蓝、地绿、水净,使人民获得生态幸福。
三、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美丽中国建设的目标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人民是历史发展的主体的基本原理
美丽中国建设目标的形成,彰显了我国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我们要“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十八大中我们只是参与者和贡献者,十九大之后我们除了党参与者和贡献者,我们还要成为引领者。
文章来源:《哲学研究》 网址: http://www.zxyjzzs.cn/qikandaodu/2020/0919/398.html